我国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占总数的85%
?水利部门已出台规划,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,保护各类水源
?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需要完善,备用水源建设亟待加强
“微生物指标、毒理指标……”登录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网站,这些检测结果赫然在目。日前,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供水水质信息,市民首次可以查询管网水水质及出厂水水质的相关指标,数据显示,2012年第四季度各项水质指标全部达标。
自来水安全总能牵动人们的敏感神经。每一滴水从源头到水龙头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,水源水质、水处理工艺、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等都可能影响自来水水质。专家指出,自来水安全应该从源头抓起,加强水源的保护和改善是根本之策。
自来水从哪里来
北京城区东北80公里外,由潮白河上游潮河、白河两大支流汇流而成的密云水库,是北京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地,大多数北京市民喝的自来水就是从这里来的。按照2010年发布的《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》显示,我国共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4555个。
根据取水来源不同,可以将水源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。地表水源主要是指从河道、湖泊、水库中取水,地下水源主要是指从地面以下不同深度含水层中取水。
“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在水量、水质和变化特征等方面有较大差别,很多人认为地下水经过自然过滤,水质比地表水好,这个概念并不完全正确。”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陈明介绍,我国对水库型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,从总体上说水质状况最好,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相对稳定,但部分地下水域背景值偏高,加上污染,水质不合格情况同样存在。
从总体上看,我国目前的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尚可。2012年,水利部对列入全国重要水源地名录的175个水源地进行年度检查,结果表明,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水源地占总数的85%。